北上是梦,南下为家
文/牛晶莹
“塞北山巅飞雪纯白的她,会不会眷恋江南的花,候鸟衔风沙琴声中旋回檐下,夕阳的醇香正透枝丫,我去向江南那软语里的家,她愿来煮一壶茶吗,春风会吹绿冰封的海角天涯,琴弦流淌着岁月喑哑……”我想每一个南下的人身上都有一个关于南方的梦,关于雨滴轻敲房檐、静坐沉思的梦,关于那个日思夜想的朦胧身影的梦,关于那个烟雨中努力着的自己的梦。
《南下》这首歌由叶斐、江然填词,徐海俏谱曲并演唱。徐海俏是个不太为人所知的95后独立音乐人,有着一副中性的磁性沙哑嗓音,饱满且独具魅力,同时她也拥有着超越自己年龄的飘逸。在这首歌走红后她还陆续发行了《也不错》等歌曲,每首歌曲都各有故事和特色,目前她已经完成了个人首张原创专辑《悄悄》,用一首首动听的音乐为大家讲述她的“小城故事”。
这首歌刚入耳,我就被一击而中。前奏的旋律带着一丝厚重感,歌手的声线也很特别,烟嗓般迷离的声音,非常淳朴,如梦似幻的歌声使人心无旁骛,沉醉其中不知归路。悠扬如清晨带着露珠的樟树叶,并没有孩子般的活泼,在歌声的低音处甚至有些颤抖,但就是这种不稳定,却让人觉得十分安定平和。再加上她不加修饰、漫不经心的唱腔,使得我们在她的歌声里不需要去思考时间,步伐也不需要太匆忙,就像歌词中的那样“远离世俗的嘈杂,走过春秋又一夏”,就这样静静地沉醉在其中也十分美妙。
“……想带着你南下,感受四季的变化,看着窗前的花,静静发芽,长成了牵挂……我穿越千山跋涉万水寻她,带着一朵温柔的花,风声中传来思念从远方的家,耳语着她的如诗如画……”,这首歌的歌词如诗一般描述着对远方的牵挂,思念漫太古,岁月终冗长。我们每个人心中也许多多少少都有些江南情怀,都说在四季分明的北方待久了便想去与其不同的江南水乡看看,直到有天,来到了南方,才知道桃花岛不知何处寻,嘉兴没有醉仙楼,断桥上也无雪,春雨打在台阶上淅淅沥沥的感觉和梦中的江南仍然相差甚远。我们不过是想要那个陪同南下的人,拥有的只是一份远方的牵挂。
无论是在城市尚未醒来的清晨,还是在静寂平淡的日落时分,听着这首歌,我便想要踏上青石板,听着深沉的钟声,在烟雨濛濛的季节里走过那条长长的街巷。想象着在淅淅沥沥下着雨的青石红瓦间,南下的她走在前面,穿着一袭素白的裙子,撑起一柄油纸伞,从容不迫。不紧不慢的吉他弹唱,简约动人的旋律,各种叙事的词藻搭配上她烟嗓般的唱腔,使这首歌唱进了我的心坎里,我开始对这个声音沙哑且纯朴的民谣女孩产生兴趣。
后来得知,《南下》这首歌是徐海俏初到北京上学时写下的,在她到北京之前,曾经在江南水乡的苏州待过一年。她说,北京有些冷酷,缺了点儿人情味。一时间徐海俏很想回到南方,回到老家,可是为了学习音乐,双脚又不得不留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这种一直压抑着的低落情绪最终凝结成了《南下》这首歌。这首歌写出了无数北漂人的心声,北方是梦,南方是家。异乡相对于家乡总归是孤独了些,但还是有很多人漂泊异乡,因为那里是距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唯有韬光养晦,才能厚积薄发。做单曲就要有高低起伏,在音乐中的体现便是先抑后扬,只有经过层层铺垫,才能创造出令人震撼的音乐。《南下》这首歌里有着民谣旋律的若隐若现、古典风格的编曲、散文诗一样不可捉摸的断句,把故事、美景和回忆都谱写在其中。加上徐海俏独具魅力的嗓音,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十分具有特色的音乐盛宴,没有歇斯底里的呐喊,也没有矫揉造作的哼鸣,只有娓娓地用心歌唱。正如《南下》这首歌所表达的,远离世俗的嘈杂,构建一个临时的软语之家,享受阳光透过的枝丫,携手去看最美的花。做人也是一样,只有懂得沉淀,才能迎来精彩绽放,她的歌得其三味,便是对心灵的升华。
徐海俏曾说:“音乐是最好的沟通,也是最动听的语言。”西方的古典音乐章法严谨且结构完善,而我们的民谣音乐悠扬灵动,注重飘逸的意蕴。有人说,每一首民谣里,都有着一个不一样的国度,它或许是恬静的,像午后暖阳;或许是颓废的,像残风余烟;或许是激烈的,像满壶烈酒;又或许,它是我偷偷放在你门前的玫瑰,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它和你一样惹人沉醉。民谣是故事,是诉说,是灵魂的相遇与相拥。我最初喜欢民谣,并不是因为什么文艺情怀,而是有些声音,就像从古老的年代穿过沧海轻抚耳膜,恍如隔世却又温暖如初。《南下》这首歌里的声音带着时间的沉淀与岁月的打磨,有着真实的人间情感与世间感悟,仿佛更坚定沉着地从遥远之处而来,如此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吉他的一拨一弄,像在诉说着某个遗落在时光尘埃里的久远故事。轻拨和弦、声声低唱、缓缓诉说,作为听众,没有什么比这份真实更易打动人心了。
如诗一般的歌曲,带我去往远方的江南水乡。弦轻拨,声低吟,那是诗,更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