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别山青年 >> 正文

炎黄学:炎黄文化研究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发布者:夏文莉 [发表时间]:2019-11-16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团委 [浏览次数]:

炎黄学:炎黄文化研究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整理/汝梦艳

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头文化从炎黄文化到炎黄学是一种提升更是一项学科建设这项学科建设完全符合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的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时代要求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我们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改变当前炎黄文化研究存在的结构性困境实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相转化将不同研究成果内在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关键词炎黄学文化创造文化创新文化自知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产生新学问这是学术和学科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40年来时不时地听到学术界呼吁建设炎黄学的话题无论是从国学研究的视角还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来讲炎黄学学科建设既有利于提升炎黄文化的研究层次也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因为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头文化而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来推动中华民族的龙头文化研究完全符合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的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的文化自信

学科建设是与时俱进的话题是不变与变的统一体不变是指有些学科是超越时代的它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属于基础性的变是指有些学科有其时代特殊性就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问一样时代不同学科的特色不同新生学科的诞生每每都是新时代的产物炎黄学就是顺应时代的需求而提出的我们现今正处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的弘扬应该是同步的而炎黄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始文化龙头文化回应时代的需求建设炎黄学科有如下六个有利于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通过 文化自知 而达到 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 文化自信我们知道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知炎黄学学科建设对于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自远古而来的文化特质具有基础性的建设意义也就是说炎黄学学科建设有利于我们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达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诚然在由文化自知而达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这一点上以往的炎黄文化研究也有近似的作用然而它远不如炎黄学学科建设这种方式更有意义炎黄学与炎黄文化研究这两种方式在培养和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上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炎黄学是把我们对炎黄文化的自我认识放在科学的系统的学理基础之上来进行学术建树学科建设和文化弘扬的所以炎黄学凸显了炎黄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只有在科学性和系统性基础之上才能实现从文化自知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这也是我们把炎黄文化研究提升为炎黄学的价值所在

第二有利于改变当前炎黄文化研究存在的结构性困境。

1991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人民大会堂成立以来27年来研究会的历届领导做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大事如出版发行了由执行会长萧克上将主持的100中华文化通志》,出版了由李学勤张岂之两位副会长主编的8卷本炎黄汇典》,创办了炎黄文化研究丛刊等各地的炎黄文化研究会也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寻根敬祖如火如荼在凝聚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炎黄文化研究存在着自己的困境炎黄文化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的科研与教学脱节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再如科研是散点式的缺乏总体规划很多研究成果无法得到系统性的总结也无法将不同研究成果内在地联系成一个整体多年来这些问题在炎黄文化旧有的研究模式与框架下只会反复出现不断重演这一问题要求我们从结构这一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我们找到了通过建设炎黄学学科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炎黄学学科的建设以学科为依托通过学科平台这些顽症才能得到解决这也正是炎黄学学科建设的又一重要意义与价值所在

第三有利于改变各地炎黄文化研究中忽视学术性要求不成系统碎片化的问题。

全国各地炎黄文化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各地炎黄文化的研究与普及的学术性支撑和学科性支撑各地的炎黄文化的关联性炎黄文化研究的系统性和体系的构建等诸如此类的课题只有通过炎黄学学科建设才可以得到解决如就某一地域的炎黄文化研究与全国的炎黄文化研究的关系而论炎黄学作为一种学科要求它可以促进从本地看全国从全国看本地 这样的双向互动发展可以促进各地炎黄文化的研究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即立足本地放眼全国的层次把全国乃至海内外的炎黄文化的研究联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局面这当然属于新时代炎黄文化研究的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四有利于总结和提升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包括古史传说在内的中国上古历史与文化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开始以顾颉刚先生为旗手的古史辨派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之后学术界对包括炎黄在内的古史传说的研究形成了信古疑古释古的三种研究范式三种话语体系古史辨派一整套成系统的疑古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中国古史研究和思想文化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术界对此反思的力度开始加强如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20世纪40年代初版时还是较单薄的而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增订本则很有分量在学术界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最近30年来学术界批评疑古过度之声不绝于耳疑古过度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可以继续讨论但也不能忘记顾颉刚先生掀起的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第一次对古代文献大规模整理高潮的历史功绩这一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所谓古史传说是指在没有文字记载出现的时候历史是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保存和流传的这些内容后来被文字记录下来以后便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但是古史传说有虚实相混对于古史传说中的尹达先生在1983史前研究创刊号上发表衷心的祝愿一文中称之为史实素地杨向奎先生说古史传说是一种历史与神话的交融历史中有神话神话中富于历史徐旭生尹达杨向奎等先贤在对待古史传说的问题上是科学的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事实上对古史传说的研究涉及如何重建中国上古史这样一个重大学术课题。在重建中国上古史的过程中我们当然需要对近代以来信古疑古释古的学术思潮及其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并加以提升但目前并没有做这样的科学总结和提升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这与把古史传说究竟应归于什么样的学科学术界并不明确从学科的归属上讲古史传说既不能单纯地归属于神话学也不能单纯地归属于历史文献学而把它放入炎黄学之中学科属性则可得以理顺因此我们说炎黄学学科建设可以对近代以来信古疑古释古的学术思潮及其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升也有助于推动上古史的教学走向深入

第五有利于把炎黄文化研究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结合起来并以此整合包括古典文献考古学人类学在内的多个学科使中华早期文明的历史画卷多姿多彩有血有肉。

中国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研究重建中国上古史的研究都是跨学科多学科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以上这些学科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局限我们以炎黄学为平台整合相关的各个学科的优势克服其局限做到互补互益这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和重建中国上古史的研究乃至对中国文明起源和中国上古史的教学来讲既可以增强史实和资料的丰富性亦有利于做出理论上的创新

第六有利于在中华民族复兴中增强民族凝聚力根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学术平台。

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对人文始祖炎黄的祭拜还是对炎黄文化的弘扬都与海内外华人的寻根文化心理心态联系在一起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本质内涵在延绵不绝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不论是国家统一时期还是分裂割据或遭受变故的黑暗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炎黄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可摧折难以磨灭的精神维系是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体的精神纽带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亿万子孙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建设炎黄学通过文化认同 而促进民族认同 民族凝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分力量这是从事中华文化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人志士的责任和使命通过炎黄学学科建设将中国人心的炎黄情结以及以炎黄为内核的民族心理价值观等观念形态建立在科学的系统的学理基础之上从而走出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悖论语境使我们民族的人文始祖及其事迹既可爱又可信

与较为单纯的楚辞学”“春秋学”“敦煌学”“洛阳学”“神话学”“甲骨学古文字学等相比炎黄学是带有跨学科特点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也可以称为综合性学科笔者对炎黄学初步的界定如下在时代上炎黄学研究所包括的时代范围一是指炎黄二帝及其所在的时代二是指与炎黄密不可分的整个五帝时代乃至之前的三皇时代在历史文献资料的使用上,按照史料的原始性的等次性以先秦时期的资料包括出土文献资料和古文字资料为第一等材料以秦汉时期的资料为第二等材料以魏晋南北朝以后的资料为第三等材料在考古资料的使用上以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的考古资料为第一等资料进入成文史的历史时期以来的考古学实物资料包括地上的后代的庙宇陵寝等建筑物和碑刻等资料的等次性将依时间的先后而递减现代国少数民族和国外土著民族的人类学资料则可作为参照系而对待在学科的构成上炎黄学涉及历史学历史文献学训诂学、文字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是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赋予炎黄学的特质

2017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要求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外还要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全过高校成立炎黄学研究院进行炎黄学学科建设正是对党中央国务院这一意见的落实完全符合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当然炎黄学研究院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是任重道远的仅就学科建设而言首先就要进行相应的 炎黄学的教材和教学建设实践它需要先把由全国十数名专家学者担任授课老师的炎黄学课程逐步转化为由高校自己的老师来授课即逐步实现 炎黄学课程教师队伍的本土化它还需要把授课教师们的教案和讲稿修改为教材并加以出版发行它更需要协调全国这一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们合作撰写能供全国通用的炎黄学概论教材这一系列工作只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整合形成稳定的炎黄学研究共同体并创造出丰富而系统性的科研成果

总之中华炎黄文化若要做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炎黄学这样的学科平台而炎黄学学科建设则需要以大学和研究院为依托创立炎黄学研究院建设炎黄学学科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精神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把我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建立在文化自知的基础之上极高明而道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