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刀锋》,追寻生命义理
文/刘 琪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题记
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曾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事实上,又有多少人真正地思考过生活的意义?大多数人都摆脱不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琐碎生活。那人生的意义何在?这的确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在毛姆的《刀锋》中,我看到了一个独特的答案。
《刀锋》是英国作家威廉·萨摩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毛姆,其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这部小说也不例外,它以一战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西方的精神危机和文化没落。一战后整个欧洲精神空虚,而《刀锋》的问世无疑成为人们心中最大的慰藉,他所宣扬的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和对自我的完善的思想正是当时人们急需的心灵寄托。就连中文版译者周煦良先生也夸赞道:“这是一部杰作,出版后不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而且还受到弗吉妮亚·伍尔芙夫人那位严厉的批评家的称许。”
小说主人公拉里·达雷尔是以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而创作的。拉里本是一名普通青年,他的生活本应该像大多数人一样循规蹈矩:读书、工作、结婚。然而,参加一战却改变了他的一生。战争结束后,拉里作为一名青年飞行员,功成名就,被当做全城的英雄,有漂亮的未婚妻伊莎贝莉、有唾手可得的体面工作……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可是在别人羡慕的眼神里,他却毅然选择了放弃。他心中有个放不下秘密,原来,参战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爱尔兰好友,在一次偶然遭遇战中,好友因为救自己而不幸中弹牺牲,朋友的死让他受到强烈的震撼,使他对生命有了更加独特的感受,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拉里开启了追寻生命的价值和人生存在意义的旅程,而这个旅程也将成为拉里的一次蜕变。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而不同的人又会对这随之而来的影响做出不同的反应。譬如,拉里,他不能摆脱好友为自己而死阴影,深陷其中,坚持追寻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你决定离开常轨行事时,这是一种赌博。”这句话用来形容拉里再合适不过了,他年纪轻轻便拥有同龄人需要打拼十多年才能得到的东西,但他最后做出的选择实在令人费解。他拒绝了好友格雷与未婚妻伊莎贝莉为他介绍的工作,去了巴黎。在那,他并没有找到解决精神困惑的答案,他不知道自己终将去往何处,且无法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中去。终于,由于生活观念的冲突,他和伊莎贝莉解除了婚约。后来,他去做过矿工、和神秘主义者接触、和牧师一起生活。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没有给他想要的答案。在西方徘徊无望的他选择了东方,在印度,他向僧人请教,学习瑜伽,了解禅宗。再后来去拜见了一个当地知名的圣徒,并在圣徒身边生活了两年。最终,他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解决了他一直思索的问题——坚持精神至上,追求自我完善。
也许多数人都无法理解拉里的所作所为,包括我自己,我也不相信现实中真存在拉里这样的人——尽管这是由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但是,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寻找意义的旅程,拉里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寻我”之旅,而且从未想过放弃,这其中所需要的勇气、毅力和决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人说,毛姆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凝聚于这部作品中,确实,毛姆以拉里这个独特的形象,表达了对人之本质的认识,也有对自我绝对精神理念的追求。
除了主人公,小说中的其他人也都有着独特的形象,艾略特、格雷、苏珊、索菲……作作者将人物的形象进行了精心设计,并加以对比,从而使其人物特点更加明晰展现在读者眼前。艾略特,痴心于上流社会的社交,一心想融入上层社会,靠移花接木将自己与贵族名门攀上关系。他的生活奢靡浮夸,他的眼里只有权利和地位。所以,他看不惯拉里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也排斥拉里的婚事。还有拉里的未婚妻——美丽的伊莎贝莉,一个热衷社交,喜欢名贵的衣服和首饰,极其注重物质生活的女子,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欲望、追求,早就预示了他最终和拉里分手的结局。亲人朋友的生活和拉里的生活像是世界的两条平行线,注定了他们志不同道不合永不相交。这种鲜明的对比,极具讽刺意味,这正是毛姆独特的写作风格。其实,在《刀锋》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倾向,他推崇拉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尽管最终的结果是未知之数。纵使我们穷其一生都在求索人生意义的路途上,平凡地过完这一生,同样是有意义的。
生活就是这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人耽于享乐,愿意浑浑噩噩度过一生;有人难得糊涂,看透了人生无常却不点破;也有人执着如拉里,追寻精神上的完整,希望勘破生命的终极奥秘。没有人能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慎重对待人生的抉择,这样当我们年华老去,才能做到俯仰之间,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