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别山青年 >> 正文

家长群变“压力群”,别让减负变增压

发布者:张笑岩 李硕琪 [发表时间]:2021-10-01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团委 [浏览次数]:

近日,江苏一家长怒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的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广泛热议。该家长称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对此,网友们的评论呈现压倒性趋势,纷纷表示感同身受,掀起一阵吐槽家长群的浪潮。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互联网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使得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平板等移动通讯设施迅速普及,作为时代发展产物之一的各种社交软件也应运而生,为家长群的创立提供了硬件条件。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家长群在全国各地的各类学校发展迅速,中小学尤为普遍。家长群作为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其创建的初衷是好的:方便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以及老师及时传达重要的信息,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接受信息辅助老师更好地完成工作等等。

作为具有如此重要作用的家长群,为何如今处于人人吐槽的尴尬境地?

其根本原因在于,不知从何时起,家长群变了味,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各种“减负”教育制度的要求,使得家长群承载了太多本不该它承载的重担。本应是家校沟通辅助平台的家长群,却成了学生作业的打卡群、家长们的压力群,无形中增加了家长、老师的负担。家长群里动辄上百条的信息,攀比、追捧风气的盛行,使得家长老师们整日被“家长群”支配的恐惧难以消散。

于家长而言,在人均“九九六”、“打工人”的今天,家长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还要面对老师的各种要求和问题。有些家长反映,上班时老师也会打电话与家长沟通,有些时候甚至会影响到家长的正常工作。近年来,学校和老师对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家长陪孩子做作业、做手工、参加学校活动等等。随着“家长群”的出现,批改孩子作业并发送至家长群的情况也随之出现。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家长愿意付出精力和努力,可是越来越多的要求成为压垮成年人的稻草,家长群或许正是最后一棵。

很多家长觉得家长群的问题在于老师,老师将本属于自己的工作分摊到家长身上。但是,在老师层面,由于目前推行的教育减负与升学率之间的矛盾,老师只能安排孩子在家自主学习和做作业。不少老师表示,自己过多的时间被群聊消息绑架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传达消息之后,需要不断为家长们答疑解难,以免引起他们的不满。同时,还要担忧家长因为回复不及时等原因投诉老师。家长群不只成为家长的噩梦,也变成了捆绑老师的绳索。

一个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究其原因固然重要,但是,解决问题才是根本目的。

很多人认为在之前没有家长群的时代,教育同样进展良好,家长群并没有存在的必要,觉得家长群应该取消,以免老师将自己的工作推卸到家长这方。但“工具本身是没错的,错的只是使用工具的人”。放弃家长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关闭了沟通的通道,将问题掩藏起来。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在不断累积中爆发。亟需解决的问题不是取缔微信家长群,而是改变家长群里的不良风气。

家长群的和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维护,为了孩子的学习和老师与家长的高效沟通,家长应对老师多些理解和耐心,老师也需要理解和考虑家长的情况。作为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置身于其他家长的立场考虑问题,明白哪些话需要说,哪些话不必要说,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同时,作为老师,要杜绝各种形式的腐败,对学生一视同仁,从而改正家长群里攀比、追捧的不良风气。老师不在家长群中发布学生的成绩、排名,或者与教育无关的信息,尊重学生隐私,家长不进行刷屏问候、点赞、无意义闲聊等。让老师发布的通知变得一目了然,以免有些家长错过重要信息,也使得家长和老师不用疲于应付浮夸的人际关系。

明确规定家长群的规则,它才能更好地发挥沟通作用。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进行合理的制度调整,调节好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建设更合理的教育机制,构建更优质的教育体系,更好地调节家长、老师、学校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家校合作中的“负面清单”来守住底线,坚决反对利用家长群等手段渠道,变相增加课业负担、让家长批改作业、代替学生到学校参加活动等。可以通过校委会、家委会等组织协商,适时设立家长群“群规”,对于多次恶意违反群规者,给予学校一定的处置权。警惕家校交流因一些“不正之风”变质,营造真诚、自然、不功利、不造作的家校交流方式。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明晰教师在家长群使用中的权力边界。学校与教育部门可以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明确要求规范班主任等教师的职责行为,防止教师利用家长群等媒介谋私利,坚决遏制“家长作业”和家长辅导作业负担过重的倾向。

杭州保俶塔小学校长周华松说,“随着互联网媒体技术的发展,家长参与家校管理的途径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从‘没有意识管’,转变到‘要管、能管、善管’,需要多方协力弥补规则漏洞,突破制度创新。”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教育资源的发展和分配、迈向更优质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家长、老师、学校、教育部门都应该明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而不是为所有人制造困难。家长群作为教育现状的缩影,反映出的是减负教育的缺陷与不足,别让学生的“减负”发展成为成年人的“增压”。